对我来说,RG系列最引人兴趣的地方其实是它的选角:"接下来是哪款呢?这机体适合RG的表现风格吗?"基本上目前已出线的都是经典名机--反之不一定正确!
如果像 MSZ-006 Z Gundam 这样有型的主角又是超人气机体不出RG,那还有谁有这种资格?虽然从一开始就知道早晚会轮到它,可是"会不会成为悲剧一场?"
没错,重点就是ZG那複杂的变型机构!
几乎所有的ZG套件都有变形成Wave Rider的设计,这绝对是它的一大卖点,但是对于追求真实的RG系列来说:如果设计成替换变型那幺面子挂不住,如果真的做到"完全变型"的话....照以往的经验来想那肯定会零零落落东掉西掉,脆弱到不行的悲剧收场!
这可没冤枉它喔:从早年的 1/100版为了变形而胸部整个"走钟",HG版即使吃书改设定为"Wave Shooter"都还做不好,MG第一版鬆到无法保持形状,PG版用了精密结构却败在太重,HGUC版改採用了替换变型终于兼顾美型与稳定,直到MG ver.2.0才终于有称得上"两立"的完全变型....不过它是1/100,RG才只有1/144大小,有可能办得到吗?
商品定位的关係,RG版果然还是採用了完全变型,而成果呢....老实说:超乎预期的好!虽然担心的缺点还是存在,但真的没以前那幺严重,外型比例则是修到俊美得令人感动!轮廓与四肢接近原设定,而盾与主翼及变型结构则接近MG初版--或许也可说ver.Ka版,融和双方特色的外型相当漂亮。
主翼有点窄!
虽然还不至于会站不住,但站不稳是事实,还是放在支架上比较好摆姿势
RG系列向来的"分件确实"在本套件也没令人失望,光是素组就能完成複杂的色块,可动範围也都在高标的水準,前腕的榴弹发射器或腰间的光束件收纳都完整作出,外型有争夺"史上最帅ZG"的程度,若只是摆着看的话已接近完美的套件了;缺点当然就是为了完全变型所设计的特殊结构,这些特别形状的零件又受制于尺寸只能小型化,再因为要增强把玩的稳定性而不得不作得紧一点,这下子强度就受到考验了!肩部、髋部与背后主翼的支撑臂都是受力最大的部位,自发售以来还满常在网路上看到这些受损的案例,无论是组装或是把玩,请务必要格外小心。
浑身的贴纸依然是RG系列的一大特色(也是一大障碍)
从 Beam Rifle 枪口射出的 Long Beam Saber
此外,完全变形仍然是不意外地複杂极了,形状还不差但觉得Wave Rider型态时的"主翼"太窄而且"厚度"没压下来....是说这两个点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应该很难克服,真要说缺点则是双脚没有固定用卡榫,这样不容易维持稳定漂亮的型态,就真的很可惜了。
MG 才有的舱盖开启与驾驶座椅翻转,这里也都重现了
机身压得不够"扁",有点可惜
以Z Gundam这种等级的机体,B社不敢也不会随便混过去,整体来说还是非常有水準的套件,只是在组装时要先作作功课,可别让自己从开开心心组模型作到想摔东西喔! XD
盾的型状、主翼与襟翼的变形方式略同于MG第一版
参考连结:
HGUC Z Gundam
HGUC Z Gundam 透明版
MG Z Gundam
MG Z Gundam ver.2.0
PG Z Gundam